【訊息代轉】
《臺灣社會學刊》第66期已經出刊。本期封面圖片來自民國30年代老照片,當時臺灣地方金融機構數量稀少,民眾存款不便,且因糖業用耕地散落於中南部各地,不僅銀行發放蔗款費時,一般農民對種籽、肥料、耕具之補充又極需資金融通,「臺灣工商銀行」遂於民國37年購置大型汽車十二輛,成立「流動銀行車隊」,一方面代糖廠按時發放蔗款,同時也向廣大鄉區農民提供金融服務。本期首篇論文探討新興金融科技如何在相關金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下,建立借貸雙方的社會信任。這一虛擬化的金融趨勢,與70年前下鄉流動的銀行車隊,一虛一實,體現著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如何在不同的社會科技環境中,博取人們信任、貼近人們需求。本期刊登之精彩內容如下:
點擊以下縮網址,即可免費閱覽/下載本期PDF全文:
https://reurl.cc/yZvQrl
主編的話(藍佩嘉)
【研究論文】
以信任為基礎的理性計算:臺灣 P2P 網路借貸交易
作者:陳宇翔(Yu-Hsiang Chen)、許淑翔(Shu-Hsiang Hsu)、趙羽涵(Yu-Han Chao)
臺灣的新自由主義時刻:危機、典範競逐與新古典經濟學者的進擊
作者:夏傳位(Chuan-Wei Hsia)
做學術、做媽媽:學術媽媽的建制困境、協商策略與智性母職
作者:林昱瑄(Yu-Hsuan Lin)
【書評】
民主與自由的經驗差異
書評:Challenging Beijing’s Mandate of Heaven: Taiwan’s Sunflower Movement and Hong Kong’s Umbrella Movement. By Ming-Sho Ho.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19.
作者:黃長玲(Chang-Ling Huang)
貢獻於紅色帝國的半邊陲資本
書評:《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吳介民著,2019。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作者:王宏仁(Hong-Zen Wang)
東亞資本主義中的台商、越南與中國
書評:《全球生產壓力鏈:越南台商、工人與國家》。王宏仁著,2019。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作者:吳介民(Jieh-Min Wu)
【回應】
越南不是小中國:社會制度上的差異。回應吳介民教授的評論
作者:王宏仁(Hong-Zen Wang)
回應王宏仁教授評論《尋租中國》
作者:吳介民(Jieh-Min Wu)
《臺灣社會學刊》 為臺灣社會學會發行之學術半年刊,本屆編委會成員為:藍佩嘉(主編)、古明君、李宗榮、陳信行、萬毓澤、潘美玲、關秉寅。本屆編委會新增「專題投稿」辦法,詳細投稿辦法可至下列網址下載:https://reurl.cc/3D4jOX。本刊隨時接受中、英文來稿。來稿請註明投稿論文類別及聯絡方式,並請將文稿word檔e-mail至《臺灣社會學刊》編委會([email protected])。